导语:澳门证券交易所希望能够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纳斯达克。
第八届岭南论坛上又传来资本市场新的重要消息。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晓军在10月12日第八届岭南论坛上表示:澳门证券交易所方案已经呈报给中央,希望能够将澳门证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纳斯达克。
随后,澳门金管局方面在14号表示,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澳门金融管理局已委托国际顾问公司对此开展可行性研究。
证券交易所的意义在于,因其能汇聚企业、金融机构和一系列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是资金、信息和人才的集中地,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整体金融实力的代表之一。
实际上,关于新的交易所筹备,各区域普遍希望自身都能有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市场。此次澳门摘得头衔,据创头条记者了解,澳门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有其特殊的背景和使命。
从发展定位上,全球证券交易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交易所,例如纽交所、港交所、深交所等,其产品涵盖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一类是专业性交易所,例如卢森堡交易所专注于国际债券交易,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债券交易所。
关于澳门证券交易所的对标,鉴于澳门经济体量偏小,高层表示在于聚焦专业性交易所,对标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纳斯达克。
关于成立背景,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在接受创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澳门交易所的成立:一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为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二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部署,发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三是支持澳门经济发展,尤其是改变澳门目前单一的产业结构,帮助澳门特区政府实现“发展澳门特色金融业”的战略规划。
在产业痛点方面也需要一个新的本地交易所出现。何晓军表示,广东现在有600家上市公司和4.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换句话说,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左右,“太少了,所以说,深交所和上交所完全不能满足”。
他指出,广东虽制造业发达、消费活跃,“但是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短板。我们停留在工业制造业这一端,并没有往前端的基础部分去延伸。”何晓军希望金融作为引导资源配置的工具,用政策性金融,包括中长期信贷保险资金等,进一步支持基础研究问题。
此外,澳门交易所的建立也是大湾区全球性金融中心建立的实验性质的改革。
目前,大湾区已经坐拥深圳、香港、广州和澳门经济中心。此前,中央已经表明了要将大湾区建立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今年2月份中央发布了《粤港澳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表示,支持大湾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余凌曲认为,大湾区相对于长三角而言,是开展金融“增量改革”的最优平台。因为探索成功,即可成为典型,在全国推广;若探索失败,无非也只是把原来稍微松开的“龙头”拧紧回来。而长三角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系统性重要”特征,决定了长三角不太可能尝试风险性高的开放项目。
市场人士董登新表示,国际环境目前对澳门交易所的建立利好。
“香港环境严重冲击了香港的经济金融基础,不排除有些境外金融机构可能会考虑就近向澳门搬迁办公地,而且澳门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稳定,这可能是境外金融机构一个不错的选择,将给澳门带来金融业发展的机遇。”
陈文还告诉记者,澳门先前一直全力推动的是包括融资租赁、中葡人民币清算和财富管理在内的“特色金融”产业发展,本次澳门交易所若成立,将丰富“特色金融”的内涵。
“无论法律制度、资金进出自由以及税费制度方面,澳门都没有明显短板,如果被中央赋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重任,在相关政策资源倾斜下,澳门交易所或许能够通过深耕人民币离岸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确定在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领军证券交易所的地位。”
但是,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也告诉创头条记者,澳交所任重道远,短期难形成竞争力。因为澳门经济体量小,没有实体经济和贸易支持,境外资金去澳门的也并不多。
对此,陈文也表示,“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个机会,但未来发展要看中央政策是不是给足。正常情况下,相对于香港交易所而言,澳交所靠自身不太可能发展为全球领军的证券交易所。更多应该被立足为澳门与葡语国家之间、中国大陆与葡语国家地区资本市场沟通的平台。”
对于澳门交易所的未来发展,业内认为,鉴于澳门经济的体量,短期可能将侧重发展债券业务,与内地两家证券交易所以及港交所实现错位竞争。
此外,澳门交易所对于湾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业内人士告诉创头条记者,澳门证券交易所项目储备可以更多倾斜湾区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业,但也取决于澳门交易所的募集资金能力。
创头条(Ctoutiao.com)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违规转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文作者:陈卓,微信:cz1851037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