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为什么要做双创?

为什么要做双创?

导语:导语:近两年,每逢经济波动,质疑声中,少不了的笔伐对象就有“双创”。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施政内容之一,批判者的视角也大体类似上届政府的“四万亿”。比如双创浪费了社会资源,通过补贴制造了经济泡沫,创业误导了大学生等等。双创从业者角度,类似讨...

摄图网_500776699_banner.jpg

导语:近两年,每逢经济波动,质疑声中,少不了的笔伐对象就有“双创”。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施政内容之一,批判者的视角也大体类似上届政府的“四万亿”。比如双创浪费了社会资源,通过补贴制造了经济泡沫,创业误导了大学生等等。双创从业者角度,类似讨论圈内其实不少,但不耽误大家每天都在想办法规避与解决问题,做有价值的探索。局外视角,则真切感觉到,对“双创”还有诸多信息不对称,及误解。利用疫期闲暇,创头条特推出“双创漫谈”系列,意在梳理相关“小问题”,更多意在于圈外沟通,算是给“双创”科普。也期待圈内同仁可参与讨论,赐文更佳。

什么是双创?

一般理解上,“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创卫生城市、创精神文明先进城市”。

在很多场合“创新创业”也被默认为“双创”。后来,也有把“创新创业创造”称为“三创”的,但一般不作为通称。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双创”由此而来。

次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双创正式落地

所谓落地,除政策导引外,就是双创有了明确的运行机制——部级联席会议制度

即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科技部、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财政部、一行三会、中国科协等几十个部委协同,一起推动双创工作。

至今五年。

国家层面,除2015年的《意见》,到后来就“构建支撑平台”、“深入发展”、“升级版”等问题,连推四个“国发文”,几乎每年一个。有这样待遇的,大抵也就是“三农”问题了吧。

为了让“双创”落地,政府主导下,有活动(全国双创活动周、创响中国)、大赛(创客中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培训、展览等活跃氛围的形式;还有就是支持示范基地、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园区等渠道的发展。

此外,作为配套,2016年,总盘子400多亿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运作,真金白银投入双创。

对从业者而言,这样带来的一个现实困扰是,每当说起做双创,要么被理解为做活动的,或者误读成做孵化骗补贴。

尽管实际上做的都是老行业。

创业者不用说,投资机构在国内二十多年历史,孵化行业三十年,提供各种to G to B配套的服务行业,更属于不折不扣的传统产业。只是2015年开始,被归集到了一杆大旗之下。

为什么要树这杆大旗呢?

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即为高歌猛进发展40多年,但近年遇到诸多短期、长期问题的中国经济,寻找其他增长可能性,换发动机。

创新,可以是技术创新,可以是模式创新,也可以是制度创新,其能激发的潜能不言而喻。

创业,显性表现就是辞职做公司。但本质上,其实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要知道,40多年前,改革开放正是制度创新带来的创业潮。

不难理解的逻辑是,如果各种创新理念、模式、技术通过一个个小公司的形式,表达出来,且有资本介入、孵化载体助力、政府加持,其能激发的经济活力,当然可以“第二次改革开放”来预期。

事实上的数据也很吓人,2018年,每天新增企业注册达到1万家;2019年,曾高达1.6万家。

当然,目前来看,双创还并没输出改革开放般宏大的成果。

一方面,制度创新的输出,总是最直接和巨大的,技术创新、蚂蚁雄兵式的创新则必然有个过程,及几率;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生变,中国经济整体上也遇到了不小挑战。

内在外在,客观上的环境,都对创新创业不够“友好”。贸易战也好,资管新规也好,新经济泡沫质疑也好,莫不如此。

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双创。

作为从业者的体验,双创确实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不少,5年还在摸索期。但目标与途径是高度匹配的,也期待通过创新与创业,激发出中国经济新的改革开放时代。

创头条“双创漫谈”系列,旨在以千字小文方式,讨论双创“小话题”;同时尝试“面向圈外的双创科普”。欢迎参与讨论,贡献话题,更欢迎赐稿,邮箱:tougao@ctoutiao.com

来源:创头条 查看原文
点赞0
收藏5
水草
水草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