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交所定位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虽然创新型中小企业并不仅局限于“专精特新”,但是“专精特新”无疑将是北交所实现定位的一条必然路径。
作者|徐明辉编辑|六耳来源|直通北交所
不出意外,北交所将迎来第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月20日,铝塑复合重包装细分赛道龙头企业——沪江材料(870204.NQ)通过北交所IPO注册,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沪江材料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若成功上市,算上目前已有的16家,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达17家,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不少人把北交所等同于“专精特新”。
小了,格局小了。
追溯源头,北交所设立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服贸会上致辞,“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了解,“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词2006年就已经出现。自2011年“专精特新”被提出后,“创新型中小企业”多次与“专精特新”一起出现在工信部的文件中。
然而,官方给了“专精特新”定义,却一直没给“创新型中小企业”立标准。
加之官方说过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路线,不少人把”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专精特新“混为一谈。
从“十四五”规划里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可以看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
并且就在最近,工信部也扛起了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的大旗。
北交所“专精特新”再扩容
12月20日,证监会印发《关于同意南京沪江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这家来自江苏南京的铝塑复合重包装企业,成为北交所注册制下第2家获证监会注册的公司。
沪江材料是一家成立26年的“老”企业,主要从事高阻隔工业软包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发展至今,沪江材料已形成铝塑复合重包袋、铝塑复合内袋、PE重包袋、PE内袋、功能性膜五大系列产品。其客户不乏全球化工巨头帝斯曼、巴斯夫等。
2021年上半年,沪江材料业绩双增,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65.85%;净利润2463万元,同比增长64.24%。
值得一提的是,沪江材料还是一个“小巨人”。去年11月,沪江材料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早在北交所开市第一天(11月15日),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就曾统计,搭上北交所“首班车”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16家,包括长虹能源(836239.BJ)、观典防务(832317.BJ)、富士达(835640.BJ)等。
北交所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图片来源:直通北交所
若沪江材料能成功上市,北交所“小巨人”将扩容至17家。
事实上,除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北交所82家上市公司中,还有不少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就曾表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由于“专精特新”数量居多,“专精特新”企业又是中小企业的佼佼者,不少人理解为北交所就是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甚至有人直接把北交所等同于“专精特新”。
正当市场热议“北交所就是服务专精特新”时,工信部站出来了。
工信部欲再立一“旗”
众所周知,“专精特新”最早由工信部提出。首个专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也是由工信部发布的。
但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官方却一直没有给出定义和认定标准。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注意到,“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词从2006年开始频繁出现在工信部、科技部官网,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有关的政策文件,出现在2008年。
后来,创业板推出,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010年3月出席中日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时表示,创业板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服务。
2011年7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专精特新”。
此后,“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始与“专精特新”一起出现在工信部的文件中。
例如,同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里提到,“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创造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十二五”时期的预期目标之一;而“坚持专精特新”则是“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上会把“创新型中小企业”误读为“专精特新”了。
“专精特新”有具体的评判标准,“新”又主要代表企业的创新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专精特新”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具体表现之一。若把“创新型中小企业”看作北交所的“正规军”,“专精特新”则是里面的“特种部队”。
从地方政府来看,它们建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库,但鲜少有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训计划。
有一个细节是,虽然项目名称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但官方的宣传却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傻傻分不清。
2008年青岛市科技局称“有10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培育计划支持”,2012年却变成“累计扶持3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今年9月2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服贸会上提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仅过了5天,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就透露:“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今年11月23日,梁志峰又强调了一次工信部正在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
也就是说,继定义“专精特新”后,工信部又扛起了定义“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大旗。
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就已经着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
2021年1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1年,工信部将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一个目标,着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具体到细节,就是“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3-5年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虽然“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但想要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拿青岛市2006年制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为例,支持对象为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管理机制完善的中小企业。彼时,青岛市科技局还对申报该项目的企业定了4个条件: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年销售额一般不超过1亿元;
3、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研发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
4、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不低于30%、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青岛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 图片来源:青岛市科技局
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了解,这个条件并不比“专精特新”的申报条件宽松太多,双方各有侧重。
例如,申报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连续两年占销售收入比重超2.5%;申报“青岛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研发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前者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10%;后者亦是如此。
辽宁省也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制定过类似的标准。
比如除了要具备经营状况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条件外,研发费用占比、技术人员占比、销售收入中有多少是因为采用了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工艺带来的收人......都被作为认定条件。
从结果来看,进入“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的企业,后劲也更足。
据报道,青岛市10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8.45亿元,年平均利润7.55%,是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的2.5倍;辽宁省重点扶持的6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亿元,平均增长超20%。
在11月23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工信部正在健全完善“百十万千”梯度培育体系。“百”即前文提到的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随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北交所也将迎来蜕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