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这个非标的行业里,成功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
作者|沉舟 编辑|六耳
几乎所有投资人都曾希望未来十年再投出一个阿里巴巴、宁德时代、比亚迪……
不过,要实现这种期待开始变得越来越难。那个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元估值的魔法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1-
“要逐渐学会正视这个事实”
估值魔法消失,首先发生在新消费领域。
2021年7月,川渝风味餐饮新连锁品牌遇见小面宣布完成一笔近亿元的战略融资,融资后企业估值达30亿元。
然而,创头条(ID:ctoutiao)发现,在遇见小面完成该轮战略融资半年后,几乎再难看到消费领域有超过30亿元估值的项目出现。
这在前几年的消费领域,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过去两年,新式茶饮、拉面生意曾在一夜之间成了资本宠儿,大有曾经滴滴、美团们融资后估值狂飙之势。
喜茶,这家新式茶饮赛道的头部玩家屡次被传赴港上市,目标估值曾一度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奈雪的茶即便在上市半年后,市值仍接近120亿港元。
这种估值回落的现象不仅发生在消费圈。即便是身处硬科技创业的白银时代,这波高科技企业的估值也依然没有被推得那么高。
估值魔法,消失不见了!
创头条曾在《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采访‘专精特新’,发现这些问题》一文中举例提出,即便完成了E轮、身处安防领域、即将走向IPO的企业,估值仍只有5个亿。
类似的企业并不算少。我们采访了十几家具有高科技属性的“专精特新”企业,发现它们的估值最高也不过10亿元。
这跟2015年前后那波被投的科技企业估值天壤之别。
创投圈这样的“怪现状”,已屡见不鲜。比如,前一天估值尚在5亿的科技项目,可能只因top级基金的关注瞬间达到15亿估值。
这种现象在投资圈是家常便饭,也衍生出所谓的“抱团取暖”,被业内戏称为club deal(俱乐部协议)。
即便是有大量资金正在涌入的半导体和智能制造领域,最终有机会达到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也屈指可数。
IT桔子数据显示,在涵盖人工智能、云计算、SaaS等领域的大企业服务赛道中,目前仅有人工智能类企业估值能到40亿美元以上。除此之外,30余家独角兽公司估值均在10-30亿美元区间内。
“要逐渐学会正视这个事实。”一位头部机构投资者告诉创头条。
-2-
梦想还没开始,就破碎了
早些年,谁能料到宁德时代会成长为今天的万亿市值企业?
在深圳一家5G产业基金投资人眼里,投中宁德时代根本就是一个赌局。
他告诉创头条(ID:ctoutiao):“创投圈是否存在一个估值标准?这很难回答,可能所有的答案都是错的。”
2020年11月底,经纬中国张颖的一篇《如何“与估值做朋友”》文章刷爆全网。张颖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创业公司存在估值泡沫,而机构要做到的就是在泡沫中清醒,在泡沫中赚到钱。
这是因为我们经常会对企业的估值存在偏差,以至于造成泡沫愈演愈烈。
一般而言,对企业的估值有两种方法: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现金流和红利折现方法)一般适用于成熟、走向战略性融资阶段的企业。广大创业型公司由于没有稳定的利润,一般采用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中,我们通常会比照同赛道公司做对标,从而得出一个估值。”一位投资人告诉创头条。
在互联网时代,VC通常以流量逻辑作为给企业估值的底盘。
在流量逻辑的支撑下,他们评估企业的投资潜力,通常看这几个指标:市场占有率、获客成本,日活和月活。
比如,以共享单车为例,投资人会按照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投放量来估值。再比如,以联合办公空间为例,投资人会依据工位或运营空间面积来进行估值。
“正如创业公司对速度和规模的崇拜,估值崇拜也是互联网时代流量至上逻辑的延伸。”一家媒体曾如此总结这种现象。
伴随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枯竭,互联网企业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它们再也无法通过大举融资大把烧钱来圈住用户,“流量图腾”的时代也就不再。
纵观那些曾经的创业风口,从社区团购到智慧出行,从在线教育到新消费,一波波资本都在流量池里实现估值的最大化。
即便在二级市场,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市值也在向下修正。
据中信证券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已进入近5年来的低位区间。截至2021年10月,头部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京东、拼多多等自高点跌幅分别为40%、38%、41%、28%、58%。
时间走到2021年,梦想已经开始的,开始变得没那么美好;梦想还没开始的,就破碎了。
-3-
玩高科技,一切还是靠“赌”?
一家上海私募基金成立在2008年,起初,他们就将目光锁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投资领域。
14年后,他们告诉创头条(ID:ctoutiao),自己依然没有找到一套相对科学的科技企业估值体系。
投资科技企业,充满更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一家专注硬科技天使投资的VC告诉创头条,“科技赛道的早期风险投资比较特殊,本质就是一场赌局。”
尤其是在种子轮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机构们可能真的只是看人。
一些做行研的人表示,一个公司的价值在没有利润的前提下可以看公司的科研投入比例。
然而,有投资人却表示“这种企业拿科研来做估值标准也未必合理。”他向创头条(ID:ctoutiao)感慨:“很多这类公司可能稍微多拿出一点费用做研发就死掉了。”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快速实现下一轮融资,让后续有更多的机构和钱进来,通常在跟机构谈的时候会把估值压低。
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那些公开披露的融资和估值信息,也只是企业和机构对外表露给市场的信息,无法代表企业真正的价格。
哪怕是顶级的投资机构也认为,在这个非标的行业内,一切靠实力,也要靠命数。
投资了饿了么、滴滴、理想汽车的经纬中国,最近几年开始积极出手航空航天和新药研发等硬科技领域。
不过,一向爱说大实话的经纬中国张颖表示,最终的结果只能“看老天爷”。
他表示,过去聚焦移动互联网而带来的成功,让经纬更加大胆、更加勇往直前地去投一些能振奋人心的硬科技项目。
做科技投资,张颖早已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他把这些前沿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失败当成是必然。
-4-
估值调整终归将成为新常态
2015年前后众多企业估值繁荣的另一个背景是,当时的一级市场“非常有钱”。
彼时,市场上绝大多数以美元为主导的基金开始纷纷成立新一轮基金。这一波基金因为有了钱,所以埋下了相对激进的创投“种子”。VC们把钱投在最火热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同时,美股市场向中国企业空前开放。在资本的推动下,我们见证的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也是史无前例。
这让市场上的投资者们认为自己投出的项目能“开花结果”。即便明知企业估值虚高,他们依然愿意为市场埋单。
不过,时间走到2021年,一切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2015年前后成立的那波基金到了退出期。2020年,市场又成立了一批基金,这些钱很多进入了新消费和硬科技的口袋。
埃米空间创始人章品书告诉创头条(ID:ctoutiao),以新材料为例,这种赛道的周期一般很长,而且不能确定最后能不能跑出来。就算跑出来了,也只有一个细分领域的市场,不可能做到百亿市场那么大。
这也成为硬科技项目估值普遍不高的最终原因。
这反向助推了企业的估值“降温”。
一位职业生涯长达15年的机构投资人向创头条(ID:ctoutiao)表示:“一个事实是,可能不管在哪个赛道,估值都没有标准。另一个事实是,估值调整在未来将成为新常态。”
然而,无论真正的事实如何,也无论还存在多少事实,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高科技领域,流量逻辑下的估值魔法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图片来源|《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