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下资本市场最火的当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超过25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9%以上。已经形成完备的中小企业梯度成长机制的深圳,培育了一批在细分专业市场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一大批新兴企业迅速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领跑...
当下资本市场最火的当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超过25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9%以上。已经形成完备的中小企业梯度成长机制的深圳,培育了一批在细分专业市场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一大批新兴企业迅速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领跑者,在“双区”建设中发挥“头雁效应”。其中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169家企业,更是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有助于加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成为新时代推动特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小巨人 大能量
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的杰出代表。20多年来,公司始终专注深耕3C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坚持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斩获了雷诺日产等欧美、日韩高端客户的巨额电池订单,目前欣旺达开发的HEV电池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开始向客户供货。
包括欣旺达在内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载体。据了解,深圳入选工信部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医药生物、智能穿戴等领域,涉及高端装备、医药生物、化工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众多行业,都是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高的中小制造业企业。
从行业来看,最多的是做3C类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企业,其次是半导体产品和半导体设备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可以看出,“小巨人”企业所涉行业分布反映了深圳产业未来发展和主导的方向。这些企业中,超七成企业专注于某一领域超过10年,在各自所属的细分行业或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90%以上。
据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统计,最近两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深圳的“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平均增速依然达到两成以上,且含金量高。当前深圳累计拥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已有22家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含已过会)。截至2021年9月底,深圳新三板挂牌企业达3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总市值2184.29亿元。位居全国前列的庞大拟上市企业储备,为深圳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深圳的“专精特新”产业业绩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此间经济学家认为,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供应链却十分重要,往往处于细分市场和专业市场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进入成本,而此类领域又往往是“卡脖子”问题的重灾区。可以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凭借长期技术积累,对行业专利或人才标准的制定拥有话语权,在细分市场上形成“护城河”,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的毛利水平。
小梦想 大方向
东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媒体融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覆盖专业数字音频系统、分布式显示与管控系统、全媒体融合应用、物联网管理调度等领域。近日,其跻身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公司专注多媒体视音频应用领域的创新与变革,引领多媒体应用行业从模拟向数字的革命,目前公司的多个产品打破了海外厂家的垄断地位。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有一个小梦想就是争取早日成为‘小巨人'企业。”公司董事长季海蛟说。
像东微智能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精细领域,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皆优,近年来在市场上表现活跃,通过持续发力脱颖而出。深圳能够在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质量和数量上领跑,正是得益于有大批东微智能这样的企业群体存在。
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背后,是更大的实体经济阵营。在深圳,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万家,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正是在这些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最近两年来,深圳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绝大多数行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其中,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仪器仪表增加值同比都在两位数以上。浓厚的产业根基和在众多领域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为深圳孕育出越来越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夯实了基础支撑,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
“专精特新”企业中,蕴藏着影响我国经济优质发展的密码,也显示出我国先导产业发展的方向。从近两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入选趋势看,很多入围企业都是符合“四基”和工业软件领域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方面的企业,深圳的“小巨人”企业所涉行业分布也反映出了典型的深圳整体产业特色和优势,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计、3C服务、软件信息服务几大领域。
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业、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就是国家战略的先导方向。无数像东微智能这样企业的小小梦想,正好契合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小企业 大事业
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加快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虽然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现象,即使“小巨人”企业也有不少小烦恼:资金、人才不足,服务体系有待改善等。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剑告诉记者,对于科技企业,特别是新经济领域的企业来说,应用场景的支持比资金支持更重要。当前企业在产业落地,大规模推广方面仍存在较大障碍。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威以自己从事的新能源产业为例说,珠三角是全国新能源电动汽车普及最早和最广的地区,目前却受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物理空间不足、建设成本高的制约,无法满足快速扩产、达产的要求。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5万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上全国领先。深圳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陈小林介绍说,深圳专门印发了《“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实施方案》,提出要“力争到2025年,全市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0家以上”的工作目标。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桥头堡,深圳市政府甘当“店小二”,为“专精特新”企业保驾护航,为打造“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入选“专精特新”名录的深圳企业,可以获得全套优惠支持,包括上市培育、产业链对接、产业空间保障、数字化赋能、高层次人才定制服务等“绿色通道”服务,同时享受入驻创新性产业用房、享受人才住房定向配租补租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