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截至11月15日,开市一周年的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49家,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国家战略功能正在显现。 作为与资本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金...
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截至11月15日,开市一周年的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国家战略功能正在显现。
作为与资本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过去一年,券商投行齐聚北交所市场,在保荐、询价、承销、跟投等多个领域大展身手。与过去头部投行的绝对优势相比,多家中小投行涌入北交所一级市场,投行垄断格局有望生变。
中小券商弯道超车
数据显示,开市一年来,北交所上市的123家企业中,共47家券商担任首发保荐机构(含联合保荐)。其中,中信建投保荐数量排在首位,达14家;安信证券和申万宏源紧随其后,均保荐11家。传统头部投行中,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保荐数量均未进入前五。
与此同时,一众中小投行在北交所市场上大显身手:开源证券保荐数量达到7家,中泰证券保荐6家,东北证券、东吴证券、国元证券等均保荐5家,排在行业前列。
对此,财通证券方面表示,北交所保荐领先券商多数前期对新三板业务较为重视,具备较强的项目储备基础。北交所推出后极大程度扭转了新三板市场发展趋势,部分券商第一时间动员,充分抓住机遇取得一定先发优势。从企业上市结构看,中小券商投行若能充分抓住北交所机遇,则具备实现保荐业务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据东北证券投行管理总部副总经理何宇称,公司所有IPO团队均将北交所业务作为展业的重中之重。“展业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要理解新三板、北交所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更要深刻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打造与之匹配的团队和平台,联合各方面资源提供专业、全面的解决方案。”
天风证券成长企业部副总经理李统超介绍,在新三板时期,公司就致力于打造新三板特色券商,积极参与推荐挂牌、做市、财务顾问等工作。针对中小企业成长快、需求多样的特点,天风证券在北交所业务上配备了投行+研究服务+督导+投资的闭环组合,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多元化定价考验投行实力
由于北交所服务上市公司多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公众认知度较低,合理定价对投行实力提出较高要求。
北交所定价方式分为询价发行、竞价发行和直接定价发行,选择直接定价发行方式的企业占绝大多数。数据显示,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11月14日,北交所新上市55家企业,其中53家采用直接定价发行,2家采用网下询价发行。
财通证券表示,北交所上市企业多数具有融资规模小、时效性强的特点,采用直接定价方式发行更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业务结构和逻辑相对简单明确,直接定价也更能体现融资效率。更多北交所企业选择直接定价方式意味着保荐机构定价话语权提升,也对其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另外,相比沪深交易所市场,北交所允许“保荐+投资”,在投行立项后允许券商投资部门或子公司参与投资拟北交所项目,同时允许券商在发行环节参与战略配售。引导券商投资和保荐更优质和具备成长性的拟上市企业,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券商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需要券商内部投行和投资部门强化协同联动。
头部券商重回新三板市场
近期,新三板挂牌企业华世通披露的材料显示,主办券商为中金公司,该券商多年来鲜有涉及新三板业务。“投行贵族”的加入令市场意识到,头部券商开始加码新三板和北交所市场。
无独有偶,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传统优势投行2022年陆续新增多家新三板主板公司,开始培养“预备队”。
何宇认为,北交所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构建了“层层递进”的联动机制与市场体系。“券商想要在北交所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需要在新三板市场打好基础。大型券商进入新三板市场,是加快进入北交所市场的信号。”
伴随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和市场活跃度提高,定位为“预备板”的新三板市场正吸引更多拟北交所上市企业提前入场。
东吴证券总裁助理、投行委联席总经理、中小企业融资总部总经理方苏介绍称,北交所和新三板一体发展的市场结构使得北交所的上市路径和审核独具特色,对中小企业来说更具优势。前期坚守新三板的中小投行确实有机会凭借北交所项目实现弯道超车。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头部券商已着手发力新三板及北交所业务。虽然将加剧竞争,但也说明市场越来越有吸引力,从而促进市场稳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