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商业气象,正当潮。
商业气象,正当潮。由于我国气象商业化时间较晚,在大众熟知的气象预报之外,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气象服务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就商业回报率而言,著名的“德菲尔气象定律”已经展示出了成熟商业气象市场中最为理想的状态——企业在气象上的投入和产出比为1:98,也就是在气象信息上每投入1美金就会有98美金的回报。
随着智慧气象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后,气象生态在准确性、时效性、智能性方面也已进入新阶段。从服务对象上看,气象服务能够助力的行业与企业,极为广泛。农业、物流、交通、出行、餐饮零售等诸多行业都需要气象服务,尤其时兴的新能源电力相关领域,更是重中之重。
在国内,商业气象潮水终于泛波。作为首批进入商业气象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象辑科技再度迎来春天。在多年耕耘下,象辑科技拥有全球海量的气象实况监测数据、领先的数值模式数据和丰富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行业领先的气象大数据云和智能气象预报技术,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让客户能够在面对天气、气候的变化时做出明智的决策,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业务利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找到气象价值的技术底座
“气象的核心价值在于监测、预报和服务。”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林忠介绍。在象辑科技创立的2014年,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多份文件,承诺逐步向公众和商业部门开放气象数据。而在2015年,中国气象局颁布27号令宣布正式开放中国气象信息,成为国内气象商业化元年。
历经多年发展,早期与其一道起步的同行们,大多已经杳无音讯。究其原因,无外乎在商业化路径与产品贴合度两方面存在问题,无法为客户交付有足够说服力与精确性的产品服务。
拆解监测、预报与服务三方面核心,技术底座则建立在气象数据观测采集、气象数据计算处理、客户需求应用服务三个维度。据了解,在创业前三年,象辑科技将精力主要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研发上,一方面是在多地区自建观测站点,并利用气象小卫星丰富数据源;另一方面方面则是在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方面探索,提升关于数据的底层算法能力。
而在基建与技术相对成熟后,象辑科技开始针对市场需求推出对应业务,其中包括提供API接口的纯数据产品、集成性可定制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与可视化引擎产品三方面。
就起官网信息显示,具体到实际产品,象辑科技基于商业气象的行业基点,为业内提供了三种产品解决方案。
“Gavial”时空大数据平台:集海量查询、快速数据处理、数据调度和开发于一体,一站式满足时空数据领域的各类需求,以Paas形式提供业务运行框架,提供全模式的丰富数据和应用插件,为用户在商业气象服务领域中创造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营运环境。
“AI-Weather”智能预报核心:基于机器学习+数值模式的双预报引擎构建智能预报核心技术,实现基础气象要素全覆盖预报(高时空分辨率),复杂气象要素合理预报,泛气象要素创新预报。
“Quick Earth”可视化引擎:基于WEBGIS核心,结合以气象数据为主的时空数据的展示特性,实现此类数据的二维,三维的可视化,提供高兼容跨平台的引擎价值。
象辑科技的产品与服务,也在不断迭代。“事实上,现在国内商业气象发展还存在欠缺。”林忠认为,目前行业发展在供给端与需求端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从供给端看,不同行业对应的气象需求差异性很大,如电力、能源领域行业与保险、农业方面间需求显然并不一致,这需要供给端提供更为定制化、“本地化”的应用开发,提升跨界融合能力。而在需求端,商业气象的渗透率整体并不算深入,与欧美国家城市市场还存在距离。
云端遇见气象未来
象辑科技也在寻找自己未来的前进方向。已经确认的一点是延续数据观测方面的先发优势,“数据观测是还将继续持续的动作,我们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气象数据的自主观测比例。”除此以外,因“3060”碳中和战略的新能源赛道,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为此象辑科技在近一两年内完成了自己内部的业务调整,加大新能源、电力板块的比重。
具体到商业气象领域,在林忠看来,气象服务是否商业化,并不影响其实现“预报”的底层逻辑。气象的本质,是大气物理的现实运算,最终呈现出各类不同的天气现象,“所有的天气都是受到物理方程约束的,天气预报的本质,是以物理模型进行计算。气象商业化的定义,也是因为它所服务的客户是什么属性。”
厘清定义后,回到气象行业的技术路径,这一点尽管各家算法、模型各有差异,但整体方向都已确定。AI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介入的则是数据后处理阶段。以AI、大数据等各类技术来修正预测结果的精确性。
显然,无论是底层逻辑还是技术路径,对于计算的要求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气象数据本身就是大数据,气象模型运算又对计算量有很大要求。与之对应的,是IT基础建设成本非常之高,是发展型企业无法承担的痛点。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服务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产品快速部署场景的需求,云计算给我们带来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象辑科技在创立之初引入了AWS云服务实现弹性的应用。而在2015年,其与阿里云展开合作,借助弹性计算、云原生容器化等能力,大幅降低气象预测产品研发成本,“同时,阿里云的稳定性、安全性等能力,也保证客户设备、产线、工厂等数据的安全,使得我们得以聚精会神投入到自身专注的气象领域中。”
“新能源领域的单项爆发是已经确定的,个人预估在行业里的比重可能要超过50%,除此以外,商业气象也会保险、农业方面产生爆发,为这些行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林忠表示,本次加入阿里云低碳科技加速器,象辑科技在新能源的部署之外,也在探索更多气象从未来走到现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