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的 Import.io 用自动化采集可以做到处理10%,不夸张的说,我们能做到90%。
“在数据行业待了这么多年,你会发现单纯做数据分析不仅会产生瓶颈,然后一半的客户还没有数据源,企业都想做精准营销和趋势预判,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源地创始人马建军一直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层面上开始系统部署大数据的发展工作后,马建军也随即发起了发源地项目,目的在于撮合数据交易,挖掘数据价值。
在京东和淘宝两种模式中,马建军选择了撮合交易的平台模式。
在完整的大数据发掘链条里,数据会经过采集、(脱敏)、和分析等多个环节。马建军想做源数据的生意,其实摆在面前的就是京东和淘宝两种模式,要么自营,要么做平台。而前者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发源地要采集全网数据,以满足各个领域三百六十行不同需求。毫无疑问,在撮合交易的平台模式和负担过重的自营模式中,能够快速起量的撮合是马建军眼里相对明智的选择。
但一涉及到交易,就要问到产权,数据并不能例外。“数据交易一直存在,只不过政策规范后有了合法性和依据,这件事才拿到台面上说,版权会是一定要注意的点。数据源有两种,一种由企业信息采集形成,一种是开发者采集分析形成,分清楚这其中的归属关系,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那对于同样做数据交易的竞争对手,发源地的竞争力其实在货源。
大数据的量难以具象规模,数据供应商就成了衡量标准。运营半年时间里,发源地已经拥有包括三大运营商在内的三百多家供应商合作接入,超过四万企业用户,沉淀了六千余数据源。而这一积累还在继续。
聊完了数据也可以做成交易平台的创新思维,你会发现你还是困惑于怎样把想要的数据拿到手里,当然,撮合的内涵也就在这里。在数据领域的阿里巴巴概念之外,发源地提供数据需求的发布,企业或开发者接单,促成双向的互动和交易。
发源地上线时,它提供的SaaS引擎工具作为数据分析的高效工具吸引了很多用户。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而言,动则TB、PB的量级对硬件和传统需下载的处理软件要求很高,所以近年对云服务认可度的增高自然决定用户会对纯线上的SaaS在线模式产生好感。
“它能够做到从采集数据开始,到过滤清洗数据脱敏,最后产生结构化的数据输出。美国的 Import.io 用自动化采集可以做到处理10%,不夸张的说,我们能做到90%。”
马建军说,“当然这就有些偏离了我们的数据交易平台定位,我们选择暂时弱化工具属性,先把数据源拿到手。”
这里就要提到发源地获取数据源的方式——代理商。
代理商猛地一看像是传统行业的分销渠道之一。没错,代理的特质在于必须要可复制性强、够标准化,然后用户群体并不是那么容易怎么接触互联网,线下接触是主要渠道。但是,大数据里有一个供需双方不得不关注的特点:“很多需求方都是传统企业,而且供需方基本会在同一个地点。”
所以数据产生了地区性限制,又不能线上解决时,代理似乎就有了存在的必要。一旦做起来会裂变式的增长,快速,还可以扩大宣传面。
“你会发现,很多基础运营数据都有很大的价值,不论是简单的数据交易还是加工后的数据交易,有时候会比自身业务盈利还多。问题就是很多企业也不知道这个价值。我们想让大家知道,然后一起发掘这个价值。”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乔泽芳,联系请戳qiaozefang@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