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旅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怎么能被刻板定义成基于景点观光和简单休闲的标准品?
十多年前,还在IBM美国总部工作的刘军已经成为了一个深度的户外旅行爱好者,经常参加野外徒步活动。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的一支穿越美国蒙大拿州熊齿山(Beartooth)的徒步团。大家每天走十几公里,翻山越岭,重装徒步。团员共有12个人,平均年龄却超过50岁,有3位在65岁以上,还有一位67岁在耶鲁大学当天文学教授的老奶奶带着她上大学的孙女。
(心动工场创始人刘军)
这次旅行让刘军很是感慨:在中国人脑子里,五六十岁是该慢下来养老的模样,但是他看到的老年团友们,却是每天十几公里翻山越岭溯溪徒步,在旅行中还如此活跃和享受。
这让刘军开始思考,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性格脾气、喜欢的食物、身体的强弱、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在旅行中的心情和感觉……这些如此不同,旅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怎么能被刻板定义成基于景点观光和简单休闲的标准品?生活不是如何去循规蹈矩,而是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出发就要走自己的路,寻找自我的身心感悟。
12年后的2016年刘军开始创业,把这一类“不走寻常路”的走心产品搬到了他的“心动工场”(www.xindong8.com),中国首家体验式旅行的精品平台。
中国的新兴消费阶层接近1亿人群,正在远离走马观花的纯景点旅游。他们已经对“大巴车玻璃后面看景色”感到厌烦,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行方式已经失去吸引力; 低价的、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充斥在大众旅游平台的时候,人们对新兴的体验式旅行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老套的热门线路背后,很多人开始寻找满足心灵需求的线路,哪怕这些旅行看起来并不是很“舒服”。
“当你每天徒步五六个小时, 翻山越岭十几公里,在360度美景环绕的山间客栈里举着一杯美酒,跟一起喜欢徒步的团友们聊聊天,这是一种多重的奇妙体验——户外、人文、美食和国际交流。团员们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职业和生活背景,但相同的是都喜欢徒步,喜欢亲近大自然,享受与兴趣相投的人在山水之间交朋友。有了这样的深度参与的体验式旅行后,你再也不能忍受走马观花的大众旅游了。”刘军回忆他几年前的瑞士法国意大利之间的勃朗峰之旅。在这之前,他走了30多个国家,参加过20多次国际旅行,其中有背包客自由行,也参加过很多国际上的户外和人文主题的小团旅行。
看好市场潜力,在IBM和思科做到大中华区高管的刘军今年辞职开始了他的新事业。从2016年5月开始 “心动工场”上线,聚焦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和知性人群,专注体验式旅行的孵化、打造和推广。几个月来,刘军已经发掘到了近30个极具特色的体验式旅行服务商。 精品系列中包括斯里兰卡古法养生体验,欧洲和美国音乐之旅,中美高中生宁夏乡村实践项目,川西甘南的色达人文佛学之旅,景德镇和婺源的浪漫陶艺之旅,还有极具特色的希腊海陆双栖行(一周是由海洋生物学家带队的帆船跳岛游,一周由历史学家带队去学习古希腊的陆上文明古迹)。这些跟团或者半自由行产品,大部分是独家设计开发的,在其他平台上根本无法找到。
刘军和他的小伙伴们给每个旅行产品加足了料,大部分的旅行产品都针对团友的兴趣爱好和内心需求做了定制化设计,无论是小团或者半自由行,与自由行相比提供更鲜明的主题和更深的体验内容。在德奥音乐之旅中,他们找到了一位精通汉语的奥地利作家Lukas带领团友探访德国乡间,体验地道的阿尔卑斯山民间音乐,参加维也纳最有名气的华尔兹舞蹈学校的体验课……
那种统一标价、同质化的大路货产品不是刘军想提供的,“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爱好,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不一样的心境和烦恼,如何才能找到呼应人们的精神层次诉求和合理性价比的旅行产品?”一位参加过今夏“中美高中生乡村社会实践项目”的团友在随后留言中写道:旅行是一种成长,每个人在这个体验中领悟自己的生活意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希望把传统意义上的“随大溜的旅游”变成国际范儿的“自己的体验式旅行”,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放松和休闲,而是跨越旅行、文化、公益和体育的边界,更多地满足身心体验的需求。这就是大势所趋。
“旅行应该是让心去旅行,发现自己,在旅途中感悟更精彩的生命体验。”刘军说,这是他创立心动工场的最初动力,帮助中国人发现和惊喜于真正属于 “我的”体验式旅行。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你负责听从心的召唤,心动工场负责让你的旅行体验与众不同,有品又有趣。
本文为投稿文章,作者:心动旅行(公众号:心动工场xindonggongchang),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投稿邮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