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近互联网餐饮鼻祖“黄太吉”的日子可能并不好过,“工厂店关闭、外卖合作商户集体出走”等等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最近互联网餐饮鼻祖“黄太吉”的日子可能并不好过,“工厂店关闭、外卖合作商户集体出走”等等负面消息甚嚣尘上。原来签约的8个品牌中,青年餐厅、东方饺子王、很久以前、有饭这4个品牌已经退出黄太吉外卖平台的品牌馆。有报道显示,尽管目前黄太吉的品牌馆中仍留有一些餐饮品牌,但是像仔皇煲、局气等显示留下的商家,其实也已经停止了和黄太吉的合作。
自黄太吉创始之初,便非议不断,此次爆发的商家集体退出更是坐实了其身陷囹圄的实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1.合作成本过高致商家“出走”
一方面,目前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对于“大客户”,每单的抽成比例约在15%-30%,另外还会联合商户向消费者进行补贴等。相比之下,黄太吉外卖平台的低流量、高抽成,在多数合作商户看来并不划算。黄太吉为商家代加工以及配送的成本转嫁给了商户本身,每单的抽成比例高达40%,而且商家还要自行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可选商家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而加入黄太吉外卖的第三方品牌,数量和客单价区间范围、品牌知名度不能和三大外卖比,都是短期难以解决的困扰。因此,许多第三方品牌与黄太吉合作的意愿都在消退。
2.平台流量小导致运营效率低:
据了解,黄太吉外卖在遭到三大平台的联合封杀之后,流量从其宣称的12000单跌落至几千单。在迫于无奈之下,黄太吉与饿了么达成合作。但数据显示,黄太吉在饿了么销售最好的门店,月销售额不足四千单。显然,饿了么并没有给黄太吉明显的流量倾斜。同时据之前入驻黄太吉工厂店的第三方品牌方透露,自己在黄太吉外卖平台上每月单量只有一百多单。除此之外,对外卖平台来讲,平台的开放度、整合能力至关重要。外卖领域已经形成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三分天下的局面,它们的运营效率、运营水准都在不断提升,黄太吉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短板。
3.商业模式转换太快,求胜心切:
黄太吉四年的时间,模式几经更换,最初黄太吉利用事件营销、名人营销,吸引人们到店消费,依旧是卖煎饼,然而狂欢过后,商业模式依旧没有改变。接着黄太吉的商业模式从单一品牌变为多品牌,试图垄断目标客户就餐餐品选择。然而快速的直营跃进,资金回笼速度缓慢,根本跟不上开店的步伐,一些品牌很快关闭。最后,黄太吉外卖平台上不仅存在自营品牌,还让第三方餐饮品牌入驻黄太吉外卖平台,向其提供半成品或准成品。但在三大外卖平台盘踞的外卖市场,小规模平台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入局过晚的黄太吉很难在规模及流量等方面形成优势。
无论煎饼果子、多品牌矩阵,还是黄太吉外卖平台,整体上来看,黄太吉既难以具备传统餐饮的匠人匠心精神,对互联网思维理解的也不再超前,打造平台的时间节点上也错过了先机。
4.产品撑不起品牌口碑:
据资料显示,在大众点评上,黄太吉北京二十多家门店,不足一半门店的顾客评价分值超过3.5,在大众点评上消费者的差评中,大都包含“口味一般”、“难吃”、“性价比低”等字眼。消费者的期望值被火爆的营销吊得过高,煎饼的味觉体验本身就一般,在高期望和高价格之下就会落下“难吃”的口实。煎饼缺乏口味上的记忆点,也让当黄太吉开始在产品逐渐改良后,收效也不明显。作为主打产品,却不能收获大多数的好口碑,其他产品更难打进市场,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餐饮O2O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形势,和黄太吉同时出现的还有叫个鸭子、雕爷牛腩,西少爷等创业公司,但时至今日,这个市场始终处于一个不愠不火的状态,以上公司大多陷入商业模式探索的泥潭,餐饮O2O领域至今仍未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角兽公司。
当黄太吉从神坛跌落,不知是否给其他外卖平台敲响警钟……
本文为投稿文章,洞察互联网内幕,另类眼光看IT,请关注“第三只眼”微信公众平台:thirdsight.(未经允许请勿洗稿、盗稿,一经发现,定会投诉;转载请注明出处)
雪山会
雪山会,是一个分享赚钱路子和实战案例的互助商会。如果想在人生路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朋友,欢迎加入。添加管理员qq微信:445178978。微信公众号:雪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