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2016年10月28日,达晨创投2016年经济论坛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的新大楼举行。在会上,达晨创投总裁肖冰,以达晨过去16年看过超过百万个项目、投资350多个项目的经验,总结了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和平庸甚至失败企业家的种种不幸。
肖冰表示,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品、家庭、身体健康这样的个人因素,也有商业模式的选择、市场选择、创新力这样的团队和决策因素,看起来大相径庭。而达晨拥有足够多的样本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肖冰还提到,我们更多的要去学习失败的案例,而不是成功的。学失败是为成功,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大量的书都在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性质的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而恰恰是失败才有学习的意义。
以下为肖冰在《达晨2016年经济论坛》上的主题分享:
现在有一个说法“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企业都是大数据公司,企业最值钱的是大数据资产。达晨经过16年的发展,现在最值钱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品牌、渠道或是团队,我认为可能是达晨的大数据——围绕16年的投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特别可贵的是这个数据样本量足够,同时又非常准确。我们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数据,能从数据中挖掘出什么、能够总结出什么规律、能力为被投企业,或者是准备看的企业提供哪些帮助,这个才是最有价值的。
达晨投了16年,看的企业超过百万家。投资金额差不多有130亿,真正做深入尽调的企业有超过1万家,最后成功投资的有300多家企业。这个数字、这个规模在国内同行里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真金白银的投出去了350个企业,真金白银的投下去了差不多130亿人民币。
我们投资的区域的分布和行业非常广泛,主要围绕TMT、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做了很多布局。同时在其他领域,如医疗健康、军工、现代农业、清洁技术也有广泛的布局。区域分布上,北、上、广、深是投得最多的。但在中国其他主要省份达晨也有投资,这里面可以反映出很多东西,哪些省的投资质量特别高,某个地区投资的大部分是成功的,某个地区的投资大部分是失败的,这是区域的样本分析,也有行业的样本分析。
达晨内部对投资企业有一个星级评定,每个季度都会对投资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营数据做一个跟踪、分析、复盘这个季度经营怎么样,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高速增长,是不是超预期。我们把投资企业按照五星级技术评定,每一个星级最后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判断。比如五星的是超预期的,或者是特别符合预期;四星的可能是基本符合;三星的可能是一些平庸的,甚至是不死不活的;二星的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很可能失败的;一星的基本上都是要死的,大概是这样的分级标准。
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五星级的分布基本上,75%是四星和五星,15%是三星的,10%是一星的和二星的。这意味着达晨投资的优秀企业和明星企业大概占了75%,平庸的企业占了15%,失败的公司占了10%。这些企业中有从五星级突然变成四星三星的,也有内部已宣判死刑了,但慢慢又成了四星五星并且上市的。因为样本足够多,基本上每年都符合这个分配的比例。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每一个企业都是经过达晨体系严格的尽调、内部决策流程的。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分析最后决策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随意投资的。每一个企业达晨都希望能成功,每一个企业家都特别勤奋,特别努力,拼命的想把公司做好。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差距这么大?有那么牛的公司,也有这么失败的公司?
很多人说是不是宏观环境,或者是整个行业不好。但是奇怪的是,就是同样的宏观环境下,同样的行业背景下,不同企业的差异仍然很大,这里面是一些什么样的原因,有什么规律总结吗?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永远是这个比例,永远是有失败的、有平庸的、有优秀的、有明星的,为什么不能符合当时的预期?
我希望通过达晨的样本,通过我们的经验总结出自己的规律。
我有一个原创的公式: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是各有各的不同。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具备一些共同的因素,全部具备了才能成功。失败的企业,只要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具备了,你就失败了。大众创业是要非常小心的,企业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大量的民营企业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我把所有的达晨系的成功企业家弄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这些人都长得一样的。我有一个算法,不断的修正这些算法。我现在看一个企业,我跟你谈一个小时,了解一下就大概知道你能不能成功,为什么?因为我已经有不断修正的办法,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因为我看多了,见多了,成功也见多了,失败也见多了。
他们是不是长得一样呢?中国古代有个话叫“相由心生”,你的外表是由你的内心表现出来的,你的气质是一样的。这些人的外表可能五官不一样,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气质,有共同的成功气质,就应该成功。
第一类是唐僧式的。义无反顾,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没有前途,要动摇的时候,他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他不管其他的杂音,反正是往前走,企业家肯定需要这种精神。
还有一类是刘邦式的。企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是没办法成功的,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一个合伙人的团队。但是你怎么组建这个合伙人团队,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有能力来培养这些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财聚人散。他们愿意分享利益,愿意组织大家一起往前走,建立优秀互补的合伙人团队,这是成功的关键,所以说他们也有刘邦的气质。
长期的成功还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是人品不错的。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特别朴素,特别谦逊,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表现的外表是很低调的,他基本上说到做到,我们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我们说的永远做的比说得好。
家庭和睦,夫妻一起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高。达晨有一个经验,夫妻创业的,一直还在一起的几乎100%成功。
因为创业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高压的情况下长期往前跑,身体素质要好。身体不好是没办法跑到最后的,这可能是创业成功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
还有一个我们观察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跟他接触的时情绪都比较稳定,你很难看到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大起大落。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企业家每天面对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成功的素质,他肯定早就失败了。
我老是想创业的事情是特别反人性的,我们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懒惰的,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很懒惰的,我们都是很敏感的,我们想哭的时候想哭,想笑的时候想笑,但是创业家做不到。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女人创业比较难?从大数据来看是比较难的,不是绝对没有,只是比较难。因为女人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所以女人肯定是情绪化的,不是这样就不是女人了,她肯定是多愁善感的,肯定是软弱的,她不克服这些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这是我的总结。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必须是真正的男人才能成功。
业务方面,我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所有达晨的业务合伙人,你们这么多年的投资里面,你们业务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永远是专注。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商业机会,太多的诱惑,你在每个阶段的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重要选择做什么更难。机会太多,什么都想干,专注肯定不是万能的,至少在上市前我主张我们的企业,沿着一个主业往前走,一路狂奔往前走。
现在市值最高的三个企业,一个是分众传媒、一个是网宿、一个是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它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爱尔眼科虽然做得这么大了,但是占据中国眼科市场的比重不到10%,中国的市场太大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所以选择还是关注点只做眼科,市场上有很高的议价,因为很专注,这个公司的股票几乎没跌过,一直往上走。
网宿科技上市到现在市值增长了30倍,现在是500亿的市值,最高的时候600亿,我们当年是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的,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千万左右,增长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集中做这一个做大做强。
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江南春当时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后来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那几十个收购的公司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他利润30亿,还在增长,市值1000多亿。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基本上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如果半天都说不清是干什么的,这个企业肯定不是成功的公司,而且商业逻辑也是特别符合常识的。
这些企业家坚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只要看看前十强的市值,市面上很多机构说投了多少独角兽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达晨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其实达晨有34个公司现在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很多人垢病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它有问题,但是对应了另外一面,我们的中小企业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市场流动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的中小企业每年上市的家数是全世界最多的,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没办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后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企业抓住了这个有利的一面,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迅速的做大了自己。另外一些企业家就选择了另外一面,都跑到海外上,海外是很容易上市的。
所以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从来没有犹豫过,在中国上市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时间规范,第一时间汇报材料,努力的和监管沟通,弃而不舍的上市,这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首先是有创新能力。这个话听起来很朴素,如果我们的企业,你的企业和其他的同行企业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上,在各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呢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打价格战的,又大又不赚钱的。一定要和别人有差异化,和别人不一样,可能是在技术上不一样,可能是商业模式上不一样。
创新是无所不在的,不一定是很高大上的,什么IT技术、软件研发,可能公司里的每一点一滴都可以找到你的创新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形成你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说失败的企业,平庸的企业对达晨来说也是失败,你的投资投完了之后不死不活的、最后可能把本收回来,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的预期都是很高的,期望你成为伟大的企业,明星企业,结果你变成特别平庸的企业,虽然没死,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的。
这些企业我们觉得是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原因。
达晨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这些企业,这些样本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他们有哪些问题呢?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节奏很重要。有的企业做起来是行云流水,特别的顺畅,感觉节奏上非常的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企业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他好象老是踩不到点,要不是踩错了,跑得很累。我就想做企业就有点象跳舞,要跟上节奏,跟不上节奏就会踩别人的脚或者是摔倒。
节奏有哪些?节奏有轻重缓急加减。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这个节奏的。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每一次的融资节奏踩得很准,虽然业务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融资每一步都踩得准。
研发也是一样,很多企业做研发,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但是你猛投研发,在某一个阶段可能你就死了,因为研发的风险也很大,什么时候该重度研发,什么时候该慢慢往前走,这个节奏也很重要。
申报上市的节奏。很多企业家一定要等这个企业认为特别好的时候就报材料,业绩也觉得不满意,因为中国的上市有固有的结构,中国报材料上市要排队两三年的,中间一暂停就不知道到哪一年了,所以他在好的时候排队,排队一两年,两三年又往下走了。有的企业在业绩不太行的时候,在成长早期的时候就报进去,等到上市的时候正好是他顶峰的时候,就过了。上了市以后,可能有一点小调整也没关系了。这个节奏就踩对了,前面那个就踩错了,那就很委屈。回来又重新等业绩起来又报,这个时间全耽误了。
所以说节奏是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一定要掌握好节奏,如果没掌握好你会做得很累,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冷静的思考节奏的问题。
还有一个死亡的典型。在机场书店看到很多大公司的书,很畅销,都被创业企业家买走了,华为怎么干的咱们就怎么干,google怎么干的,联想怎么干的,京东,亚马逊等等这些公司都挺好的,就学他们。但是我觉得学习不能盲目的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学,特别是要学习这些大企业在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不要学大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做的,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很光鲜的那一面。华为几十万人,销售额几千亿,他们有一套管理的方法。京东,亚马逊那么好的融资,阿里巴巴马云用哲学家的思路管公司也管得很成功,我们要学可能就学死了。
在企业小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主导你的公司,不要搞混了,大公司肯定是抓管理,小公司肯定是抓核心业务,老板跑在第一线老板就是大sales,这个事情肯定搞错了,所以说学大公司也学死一些企业。
达晨投了这么多企业,有特别多元化的,到现在没有一个成功的。全部失败了,没有成功的多元化发展的,特别有冲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家是特别可爱的。他们肯定是最聪明的,因为老是有创意,又是最勤奋的,因为老是闲不住,身体又是最好的,恨不得24小时工作,每次去一个企业就说我们又上了一个新项目,隔两天又上了一个新项目,五六个项目同时展开,不甘心于只做一个业务,因为他的机会太多,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太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管理能力也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的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中小板上市,那个是上主板上,还有一个去美国上,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企业多元化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现有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的?很多企业的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的时候,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的业务,这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企业也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第三个问题,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天花板到头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的项目?
Less is more,特别是那些特别聪明,勤奋的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团队里面不要盲目的冒进,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多的,没有什么成功的。
撑死的比饿死的多,很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老板也过得优哉游哉的。融资完了之后,帐上多了那么多钱,特别的冲动,赶紧扩张,原来是一个省,现在几十个省,原来一两百人后来一两千人,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作业也失控了,各种失控,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断了。
所以说融资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节奏,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的去做,要把现金流,资金链这些都特别的关注。因为很多小企业是没有看过那么多钱的,从来没赚过那么多钱,一下子头脑发热就干了,一干就死了。
我们还看到一个规律,我们内部也在总结,好几个企业开始说你要做成一个什么公司,目标是我要打败BAT,我的目标是挑战BAT,这些基本上是完蛋了。还有说我们肯定要做成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他本身是很小的公司,目标是得千亿,这种最后也是不行了。
这些企业家想的都是宏伟的事情,伟大的事情,那些在过程中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赚小钱的机会全部不干。有的企业特别有意思,很多机会是可以变现的,可以赚钱的,他看不上,他说我赚那个小钱干吗?我们是要做伟大公司的,那你不看这些小钱,永远靠融资。他认为投资人永远会支持他伟大的梦想,这是他的愿望,我有这么好的想法,投资人肯定会支持我。永远不赚小钱,最后往往就死了,因为资本市场一变化就死了。这个过程中后悔啊,当时那些赚小钱的,积少成多也可以活下来啊。
经过这一轮的资本的泡沫,所谓的O2O等等的泡沫以后,现在回归到商业的理性、本质,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有些商业模式特别复杂的公司,我们也投过几个,当时超出我们的智商范围,我们看不懂。企业也说得玄乎的,有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不是智商不够了,别人也投了,我们是不是都参与一点?到底怎么赚钱,商业模式也讲不清楚。最后我看基本上这些公司也都死了。
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之后,现在就坚持了,过往两年一个O2O,P2P没投,都没投,我们还是投自己看得明白的,相信自己。看不懂的算了,赚大钱的机会让别人去挣。
还有性格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即命运是早就说了。有些企业家一看就特别强势,在企业里面是一言九鼎,谁都不能说反对的声音,他像一个皇帝一样的,国王就是这样的,他说什么就是圣旨,谁都不能改变,不能挑战的。这种企业肯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是特别软弱的,特别弱势的企业家也碰到几个,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特别小的事也找投资人商量,我说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拿不定主意。所以说女人的气质和文人的气质是肯定要失败的。
对资本运作,有的企业失误导致了千差万别。有一类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结果他不跟你商量,也不跟你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定了。
因为资本市场的事情太复杂,达晨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我们交了太多的学费,看了太多的案例,我们是最专业的。我看最好的企业,相信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做他自己的事儿,他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听专业机构的意见,一步步的做好,这是最好的。
反过来你自己认为自己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很快想成一个专家的,最后都要交学费,交完学费回来还要找我,基本上就是这样,这就是规律。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
还有不团结。有的销售团队集体出走,企业就完了,主力的销售团队走了,一起都不干了。还有的企业,有很多的PE,有的PE就是大股东,告上法庭,搞得你死我活的,互相查帐,结果业务也停了,也死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不团结,肯定是在内部很难成功的。
产业大变局,企业如何转型
今天的主题是产业的大变局,我认为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的传统产业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传统的比如说消费行业,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现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宝洁、娃哈哈的销售大幅度下滑,传统的那个市场突然变天了。新的所谓的网红,电商等等乱七八糟的红红火火的,80、90后消费的是新东西,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消费节奏。
制造业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就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顶不住,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我们的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过往的三五年,这种压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达晨三五年前投的公司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当时投的现状是很好的,后面要转型谈何容易?成功的是少数。最近三年投的企业都非常好,因为这个企业已经是变了,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不存在转型的问题,企业就是新公司。因为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局,原来不适应的那些人要重新改变很难很累。当然也有个别成功的转型突围的,也有不少,也让我们感到比较振奋,我们的企业家还是特别的聪明,特别勤奋的,还是有希望的。你不变就死了。
另外是盲目的跟风转型,一下子互联网+,一下子O2O,把自己传统的那一块优质的东西全部放弃了,推倒重来,也死了。本来日子过得还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活下去。一下子把自己搞死了,这种也有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案例。
我老是想一个事情,企业家为什么总是有一个盲区?不管是特别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每个人在过程中都是要交学费的,我们看到的企业家义无反顾的、热血沸腾的沿着一条死路往前冲。但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盲区,没有一个神仙是创业的过程中一点学费不交的。这个中间是不是及时调整了,又活过来的,还是说一下子一条路走到黑就走死的。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灵活面对这些事情,要突破自己,不要固守,要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你不是那种什么都正确的,你要抱着这个认识。
同时要做很多的学习,今天我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思考机会。
要学什么?更多的要学失败,不要学成功,学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看到大量的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的传奇性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我看到的书全部是讲这些企业怎么成功的。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是最有条件来说的,VC行业是这样,规律是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藏着,每个人传出来的都是那几个成功的案例。每天VC在台上讲的都是成功的案例,讲得天花乱坠,失败的东西没有人总结,大家也不愿意碰,不断的交学费,重复的失败,同样的失败重复出现。
因为我们有大数据的基础,我们会总结出很多案例,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这种机会跟大家多交流,把我们达晨系的投资成功率提高,失败率降低。创业非常不容易,大家愿意创业,这个事情就特别值得敬佩,失败是特别可惜的,失败也是特别难受的。希望大家都成功,绝大部分都能成功。
雪山灰_83052
雪山会,是一个分享赚钱路子和实战案例的互助商会。如果想在人生路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朋友,欢迎加入。添加管理员qq微信:445178978咨询。微信公众号:雪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