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法 > Uber中国和滴滴出行的合并,标志着中国的共享经济进入了死胡同

Uber中国和滴滴出行的合并,标志着中国的共享经济进入了死胡同

导语:长期来看,Uber和滴滴将会在投资人的要求下走向合并。

8月1日下午,官方消息正式宣布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但是,这种合并并不是电商大战后,那种柳暗花明的一骑绝尘,相反,这意味着共享经济在中国,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换言之,在中国,共享经济模式已经被证伪,不可能持续。

25452335540866655.jpg

1、共享经济在中国溃败

如果共享经济就是兼职打工,或者出租闲置房屋,那么这为什么需要一个额外的平台?你只要走出去,接受黑车的服务就好了。

这一波共享经济之所以成功,除了服务的标准化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区化”。大家使用Airbnb真的单纯是为了省钱(挣钱)吗?那样就是单纯的交易,而非共享了。共享就是大家通过这个完成了社交,大家认识了更多的人,获得了比单纯交易更为丰富和有趣的体验。

正是这一点,使得共享经济超越了过去的民宿和搭车,成为了全新的经济模式。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社交是个虚伪的话题,在中国民宿就是单纯的付费居住;滴滴就是省钱(赚钱)。和社交没有半点关系,和社会整体运营效率也没有半点关系,这样的生意,很难称之为“共享”。

最终,补贴大战下,社交的温情让位于现实的红包。最后司机和乘客都在红包中各自满足,社交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共享”了什么?没人知道。

这样的现实下,意味着共享经济已经败退中国。共享经济的内核:互助,然后得到回报。基本已经完全被利益化了。租房子的、移动出行的,没有“共享”,就没有共享经济。

缺少了信任基础,缺少了社交文化,最终Uber中国和滴滴的合并,本质上是共享经济败给了中介平台。

当然,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些,也许Uber距离共享经济也越走越远?

2、合并不会带来和平,只会带来挑战

没有了“共享”的共享经济,最后就是一个新的出租车调度平台。

合并的事实说明,双方已经无法承受竞争之痛。但是,合并并不会减少这种痛苦。相反,合并意味着双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这也就意味着合并了也未必有解。

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就是希望能够降低成本,结果发现还有Uber中国。Uber中国以低价补贴策略,撬动市场时,特拉维斯说,我们小范围的价格战就会逼着滴滴快的跟进,最终滴滴快的规模更大也更加耗不起。

现在,这一波合并之后,并不会把竞争化解到无形,相反,因为整个的体量更大,在未来面对挑战者冲击时应对也会更加乏力。因为在合并前,双方并没有找到盈利点,这个局面在合并后并不会有所改观。因为竞争无法持续下去而来的合并,不会因为双方竞争结束就带来转机。未来这个行业任何一个参与者的进入,都会让行业难以持续。

在新闻稿中,滴滴出行称,“除将继续与全球伙伴合作打通本地优势资源外,滴滴还将进一步推进进入其他海外新兴移动出行市场,如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欧洲、俄罗斯等地。”

这意味着Uber和滴滴并没有进入到稳态,Uber想抽身中国,专注可控的竞争市场;而滴滴并为放弃国际化步伐。正如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稿件所说:

“由于这次合并的只是Uber 中国,而非整个Uber。这样的合并关系不可能长期持续,这意味着接下来双方的整合仍需要继续,要么各自划分势力地盘,进一步整合。目前来看,很有可能是前者。”

无论怎样,这都未必是最终的结果。长期来看,Uber和滴滴将会在投资人的要求下走向合并,而这个由投资人塑造出来的“庞然大物”,面对未来却依然模糊不清。

3、下一步变化是啥?

有人说这可能涉及反垄断,其实这和反垄断没啥关系。一个至今到现在都还没有盈利的领域,合并只能是不“烧钱”了。但这个行业里,补贴的压力并非来自竞争,而是来自用户需求。

一旦停止补贴,共享出行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而自打企业开始“抽成”以后,司机们需要全职才能养活自己。这也大大降低了加入其中的吸引力。

如果补贴逐步停止,滴滴们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用户会精明的算计每一笔钱的成本,当这个成本和出租车相差无几时,用户就不再有黏性。

如果补贴逐步停止,竞争对手也会用很小的成本,撬动整个市场——比如在一线城市进行优惠促销,滴滴的体量很难再规模化的跟进。

目前,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即便这样,滴滴仍然强调了国际化路线,这说明这次洽谈只是阶段性的。而滴滴国际化路线也应该是为下一步的合并增加筹码。我认为,这只是整合的开始,在达到稳态之前,滴滴这家由百度、腾讯、阿里等共同参股的企业,还要不断的应对各种变化。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

来源:思达派
点赞0
收藏12
斯派
斯派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