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法 > 米仓合伙人张璠:“互联网+农业”风口下,对创业者的几点忠告

米仓合伙人张璠:“互联网+农业”风口下,对创业者的几点忠告

导语:希望能为创业者提前敲响警钟。

“互联网+”政策的风向从高新技术产业吹向传统产业,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带有互联网因子的企业进入了传统农业范畴,优化农业资源、农业产业链去中间化、提高生产流通效率。阿里、京东、小米、联想等众多巨头下沉至“互联网+农业”这一领地,因而众多互联网企业也纷纷选择入驻,然而农业B2B平台一亩田的资金链断裂、数据造假风波等一系列的事件,从中凸显了“互联网+农业”创业并不如此顺畅。当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和优化一个传统行业时,其中也不乏难以逾越的痛点。而如果创业者对此选择性忽视,则将在后期的创业道路上将会有层出不穷的拦路虎出现。

传统农业中的产、供、销体系是分散的,存在信息无法共享;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农资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冗长等众多问题,而互联网固有的特性可以提升传统农业产业链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市场信息和物流渠道更加畅通,但这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造升级的,而是一个复杂而漫长、逐渐渗透的过程。站在当前“互联网+农业”的风口下,我有以下的几点忠告,希望能为创业者提前敲响警钟。

1、资本风口下,农业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仍不完备

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的意识转变,包括企业和农民。而将互联网意识形态渗入农民群体,这一转变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并非易事。现阶段来说,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网络速度往往是鸡肋等制约着农民拥抱互联网的积极性,所以当下对于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民互联网意识的加强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特点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其具有长远的发展布局,不能因当下的困难而望而却步。

2、农业领域创业需要长期眼光

创业者切忌拔苗助长,不能将创业目标限定于短期的互联网爆破,回归创业的本质而言,创业者应该将其视为一项长期的发展事业。互联网+农业同样注重品牌的塑造,增强品牌信赖度、建立各参与主体的之间的信任,这与传统农业的模式中农民与经销商之间的模式是相契合的。

3、创造价值才是根本

农业本是一个离互联网很远的事情,通常是懂互联网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互联网。创业者不能离开农业的本身,其仍属于利用已有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产业性质,所以“互联网+农业”是一个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而非彻底颠覆传统农业,所以核心竞争力是取胜关键。就农业B2B电商而言,高品质的产品、平台的强粘性、高效的运营、资源的优化整合等指标更为重要,而并非是浮于表面的成交量而已。

4、模式的选择应该是创业者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当下的创业模式主要有传统互联网B2B模式、以顺丰优选等为代表的B2C采销模式、以爱鲜蜂为代表的O2O模式以及微商模式,创业者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以及资源等考量因素进行选择或者阶段性的调整。例如一开始便选择采取自建物流等重运营模式,则将对初创企业的资金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在企业逐渐步入正轨,资金较为充裕时可以进行一定的转换。


张璠供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及链接。张璠系米仓资本合伙人,联系方式为zhangfan#ricebank.cn(#改为@)。

来源:思达派
点赞0
收藏4
张璠
张璠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